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,相关资料。也可直接点“资料”整个问题。 国际音标形式上,以拉丁字母(罗马字母)的小写印刷体为主,如:[a、b、c、d、f、g、h、i、j、k、p]等。在不够用时,以下几种方法来补充: (2)拉丁字母的变形或倒置,如:[](倒置e);变形[](卷尾c),[](右弯尾d),[](长右腿n)等。 (3)借用其它语言字母,如:[ε](希腊语),[θ](希腊语),[](波兰语),[](丹麦语),[](加泰罗尼亚语)等。 国际音标(英语:InternationalPhoicAlphabet,缩写:IPA),早期又称万国音标,是一套用来标音的系统,以拉丁字母为基础,由国际语音学学会设计来作为口语声音的标准化标示方法。国际音标的使用者有语言学家、言语治疗学家、外语教师、歌手、辞书学家和翻译学家等人。 按照国际音标的设计,它只可以分辨出口语里下列音质的对立成分:音位、语调以及词语和音节的分隔。若要表示诸如齿间音(或双齿音)和由唇颚裂所发出声音的音质,则有另一套获广泛使用的国际音标扩展系统。 国际音标遵循“一音一符”的严格标准,最初用于为语言、非洲语言等的标音。经过多年发展,在中国语言学者赵元任等人的努力下,国际音标逐渐完善,已可为汉语等东方语言注音。 |